4月3日上午,无锡市举行了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暨2025年工作推进会议,会上发布关于表彰2024年度高质量发展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的决定,民盟无锡市委会调研处荣列表彰名单。
近年来,民盟无锡市委会始终秉持以中心工作为导向的理念,充分挖掘人才资源,持续完善制度机制,积极探索提升参政议政效能的多元路径,成效显著,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智慧动力。
一、围绕中心,精准锚定参政议政发力点
盟市委坚持将参政议政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紧密相连,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议题以及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,深入开展调研并建言献策,确保参政议政工作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,与地方中心工作同向同行。
1.紧扣重大战略,全力服务发展大局。盟市委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的重大战略,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,组织盟内外专家团队,深入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、安全技术人才培养等,形成调研报告《关于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的若干建议(杜?。贰栋踩际踝ㄒ等瞬旁谑迪种泄较执械亩捞刈饔醚芯浚ㄧ殉坊衿烂衩丝萍悸厶秤判懵畚?,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参考。
2.聚焦民生热点,助力社会和谐稳定。盟市委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,高度关注民生热点问题,积极开展调研并建言献策,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。关注房地产健康发展,深入房企调研,形成调研报告《立足共同富裕发展目标,推动实现房地产发展新模式(张艺君主笔、苏喜红)》被全国政协确定为重点提案。围绕职教融合、拔尖人才培养等问题,盟市委深入多所学??故档氐餮?,
形成的调研报告《关于深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,促进“智能+技能”人才培养的建议(石陈云)》
被转为省政协集体提案。
3.贴合地方中心,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。盟市委紧密围绕无锡市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,积极开展调研与建言。聚焦无锡市的人形机器人产业、数字文化产业发展,组建调研组进行长达半年的调研,在民主协商会上,高亚光主委就相关问题进行建言,所提建议收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。围绕梁溪区功能区改革开展三次民主监督调研,形成民主监督建议《“老城厢”复兴蝶变 打造梁溪区功能区改革新模式(沈瑛茵)》,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参考。
二、用好人才,充分释放参政议政智力潜能
人才是参政议政工作的核心竞争力。盟市委充分发挥自身人才荟萃的独特优势,通过多种方式凝聚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用好人才,为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智力保障。
1.凝聚多元人才,汇聚参政议政合力。盟市委注重整合盟内外各类人才资源,形成参政议政的强大合力。一方面,充分发挥盟内专家、学者、专业人士的专业特长,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调研与建言活动。另一方面,积极拓展盟外合作渠道,与高校、科研机构、企业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,广泛汇聚优秀人才参与参政议政工作。与无锡淡水渔业专家合作完成的课题《关于规范渔业生物病害的对策建议(吴伟)》、与江大专家合作的完成的课题《加快公共生物信息数据库建设,构筑我国生命科学学科发展保障体系(康振)》均被录用为全国政协提案。
2.强化人才培养,提升参政议政能力。广泛开展学习培训。着眼参政党职能,把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入盟考察的“必考”项目,编发《关于提高信息工作质量的八问八答》等学习材料,建立信息写作能力测试题库,指导入盟积极分子撰写信息,从源头就树好导向、立好标准。鼓励支持基层组织信息培训,信息办人员先后到江阴、宜兴、惠山、科技、新吴等民盟组织进行交流辅导,提高盟员建言献策能力。先后开展“全国两会”“新质生产力”等专题调研研讨活动,形成一批调研成果。着力加强骨干培养。试行“信息专员”工作制度,遴选8人组建信息专员队伍,常态开展线上交流。
3.合理使用人才,发挥参政议政效能。盟市委注重人才的合理配置与使用,充分发挥人才在参政议政中的效能。根据盟员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,精准匹配调研任务,让盟员在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优势,提高调研质量和建言献策水平?;蚋骷墩蜕缁嶙橹萍雒四谟判闳瞬?,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参政议政平台。建立健全参政议政激励机制,对在参政议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盟员进行表彰奖励,激发盟员的参政议政积极性和主动性。加强人文关怀,关注骨干盟员的工作生活、基层单位的困难矛盾,主动听取意见建议,走访参政议政骨干近40人次,向30余名先进骨干的单位和个人递送感谢信,加强情感联系,激发工作动力。
三、完善制度,夯实参政议政保障根基
完善的制度机制是提升参政议政效能的重要保障。盟市委持续加强制度建设,优化工作机制,为参政议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。
1.调研选题协商机制。依托立项课题制度,广泛收集盟员、专家学者、基层群众以及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,确保选题的广泛性和代表性。发挥盟市委研究作用,对征集到的选题进行论证筛选,从选题的前瞻性、重要性、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估,确保调研方向的科学性和精准性。加强与无锡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,主动对接政府工作重点和难点问题,将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纳入参政议政选题范围。
2.调研过程管理机制。根据调研课题的性质和需求,打破专业和领域限制,组建跨学科、跨领域的调研团队。团队成员包括盟内专家、学者、一线工作者以及相关领域的外部专家,充分发挥各方优势,提升调研的专业性和全面性。在调研过程中,定期组织调研交流会,邀请各调研团队分享调研进展、交流经验、探讨问题。2024年组织民盟无锡市青年工作委员会、民盟江阴市青年工作委员会、民盟宜兴市青年盟员联谊会联合新质生产力,形成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。
3.调研成果转化机制。建立高效的成果报送渠道,将调研成果及时报送至市委市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。同时,建立反馈机制,及时跟踪调研成果的报送情况和领导批示情况,将反馈信息及时传达给调研团队,增强调研团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。通过民盟内部刊物、网站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广泛宣传调研成果,扩大调研工作的社会影响力。